
书籍名称:《母亲》
作者:(苏)高尔基
索书号:I512/55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推荐理由:
《母亲》这部小说的贯穿全篇的人物是一对母子,母亲一生饱受丈夫的打骂和压迫,丈夫病死后,她在儿子的影响下,不断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,由软弱变得坚强,积极投身劳苦群众的解放事业。而她儿子巴维尔更是一个有觉悟的先进工人,走在各种斗争的前列,为争取劳苦大众的共同利益,不怕坐牢和流放。巴维尔和母亲是千百万奋起斗争的劳工榜样。

书籍名称:《母亲邵华》
作者:毛新宇
索书号:K82/2054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推荐理由:
这是一部毛新宇将军回忆其母邵华的深情大书。作者分别从母亲邵华早年的坎坷经历、母子之间及亲人之间的相处、母亲的处世风格、母亲对摄影的热爱四大部分讲述了共和国女将军邵华的一生经历。本书首次独家披露了毛氏家族后人的生存现状,也是第一部关于毛泽东的好儿媳邵华的人生纪事。邵华出生在延安,少年多坎坷,后嫁入毛家,成为毛家的顶梁立户的好儿媳。她需要照顾年迈的革命母亲,陪伴生病的丈夫,教育年幼的儿子,同时还力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,邵华的一生,堪称共和国坚韧女性的缩影。第一红色家庭的种种颠簸过往,辛酸苦辣,平淡幸福,在书中徐徐展开。

书籍名称:《生命最后的读书会》
作者:(美)威尔·施瓦尔贝
索书号:B82/2174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推荐理由:
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,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。偶然的一天,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,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。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。
在定期的读书会期间,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。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,从诗歌到悬疑故事,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……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、母亲的不平凡经历、各自的人生际遇。借阅读,他们探讨了勇气、信仰、孤独,感恩、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,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。最终,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。正如作者所说:书让我们彼此更贴近,让我更了解母亲的一生和她的选择。
这本书是作者与母亲的亲身经历,笔触温暖,整本书不只是对母亲的追忆,也是爱书人的飨宴。

书籍名称:《我的母亲手记》
作者:(日)井上靖
推荐理由:
《我的母亲手记》是井上靖用长达十年的时间,记录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到九十岁的生活而写下的私人日记。用冷静、细腻地观察和叙说,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,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,他也重拾了对母亲的爱。同时,唤醒人们对亲情的重新关照,唤醒人们关注日渐衰老的父母和他们的情感,以真正深入的爱与理性看待衰老、失忆、死亡与亲情的联系。

书籍名称:《我的母亲丁玲》
作者:蒋祖林,李灵源
推荐理由:
她的非凡在于她的坚定不移的信念,在于她的光辉业绩,在于她的坚毅顽强的性格;她的平凡在于她也有缺陷,在一些事情上也脱不开凡俗”,这就是作者蒋祖林、李灵源对于母亲的评价。非常朴实的语言中透露着对母亲的敬爱,同时也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客观、公正的一面。或许这也正是《父辈丛书文化名人系列:我的母亲丁玲》的难能可贵之处。

书籍名称:《母亲》
作者:梁晓声
推荐理由:
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中篇小说精选。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,因为父亲常年在外,不仅要照顾他们六个孩子的生活,还要早出晚归工作,回去还要缝补衣服。为了省电,灯的瓦数很低,长期的眼睛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做活留下了隐患——晚年眼疾严重。勤劳勇敢、纯朴节俭的母亲任劳任怨,不仅提供子女的吃穿用度,还全力支持支持孩子读书。母亲的理解包容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令人动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