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书推荐 | 重阳暖心书单
在这金秋送爽、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,我们迎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佳节——重阳节。值此之际,肇医图书馆精心策划了一份“重阳节书单”,旨在通过书籍的桥梁,连接起对长辈的敬爱与对文化的传承,让每一位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岁月的温情与智慧的沉淀。
重阳佳节,愿书香伴您左右,愿智慧与您同行。肇医图书馆期待与您一起,以书为媒,传递温情,共享这份独特的文化盛宴。

书籍名称:《九九踏秋:重阳节俗与登高赏菊》
著者:肖东发 主编 , 李勇 编著
索书号:K89/305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内容简介: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演变,内容包括东汉重阳公主的美丽传说、重阳定名和登高的盛行、明清两代登高习俗的多样发展、北方重阳食俗的传承与发展、独特的重阳追节和枣上房以及福建重阳祭祀妈祖祈求平安等。
推荐理由:本书详细地叙述了重阳节的历史渊源、习俗的演变以及各地的不同的杂俗,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,风华独具,自成一体,规模宏大,底蕴悠远,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传世价值。

书籍名称:《重阳节》
著者:于元
索书号:K89/254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内容简介: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古人规定九为阳数,“九月九日”之中有两个“九”,因而称“重九”,也称“重阳”。《重阳节》讲述了重阳节丰富多彩的活动,登高是重阳节的第一件大事;插茱萸是我国重阳节的重要内容,为重阳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彩;菊花被赋予高傲、自强、吉祥、长寿的含义,每逢重阳,人们便会赏菊、饮菊花酒;因“九九”与“久久”谐音,人们认为有长寿之意,因此敬老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。
推荐理由:本书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,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。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重阳节有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,结合社会发展,注入了时代精神。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、简明通俗的语言、图文并茂的形式,把重阳节中的物态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、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。

3.书籍名称:《踏秋的重阳》
著者:王丽
索书号: K89/171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内容简介:本书主要介绍重阳节俗与登高赏菊。包括重阳节历史起源、重阳节发展演变、重阳节奇异传说、重阳节主要习俗、重阳节各地习俗、重阳节的发展传承。
推荐理由:本书图文并茂,图解图注,形象直观,赏心悦目,彩色制作,丰富多彩,设计精美,格调高雅,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。

4.书籍名称:《老年常见病诊疗手册》
著者:毕尚青,吴凡伟
索书号:R59/124
馆藏点:新区校区5和6楼流通医学图书专库
内容简介:本书可作为老年常见病中西医诊疗的参考,内容包括人体衰老的病因与表现、老年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征、中医对衰老机制的认识与运用、中医对老年病特点的认识及中医治疗老年病的原则,针对老年人各个系统的常见病,详细阐述老年人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调护等。
推荐理由:本书深入浅出, 主要介绍了老年常见疾病的特点与治疗, 中医对老年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。并详细介绍了老年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、老年消化系统常见疾病、老年呼吸系统常见疾病、老年泌尿系统常见疾病、老年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、老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、老年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, 以及科学养生延缓衰老的方式方法。

5.书籍名称:《惜别》
著者:止庵
索书号:I26/2871
馆藏点:新区校区3和4楼流通图书总库
内容简介:《惜别》是止庵在母亲故去三年后,追忆往昔的至情之作,也是他遍览中外典籍,直视生死的哲思之作。全书分为六个部分,母亲的手泽与作者的追忆交替串联起母亲生前的一个个细节:端午节五芳斋肉粽的滋味,古稀之年初当模特的喜悦,病中阅读的几百本推理小说,以及最后一个春节里的烟花……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极致的热爱,和止庵对母亲无限的缅怀。
推荐理由:母亲的离世,促使止庵在前人的生死议论间上下求索,讨论生与死这一和每个人休戚相关,但又永远难以解读的哲学问题:怎么看待死,其实就决定了怎么对待自己的生。这是一部根本之书,成长之书,充满永恒的况味与慰藉。如一面镜子,照见我们心之所爱,看完这本书,或许能让人生的遗憾少一点,活得更好一些。

6.书籍名称:《养生四要》
著者:万全
索书号:R21/209
馆藏点:新区校区5和6楼流通医学图书专库
内容简介:《养生四要》以医理论述气功养生之理,强调寡欲、慎动、法时的养生观。全书共分为五卷,卷一论“寡欲”,卷二论“慎动”,卷三论“法时”,卷四论“祛疾”,卷五为养生总论。
推荐理由:本书记述的气功养生内容多为实例,不同于一般泛泛之谈,所论切实可行,无玄虚妄诞之论,很是可贵;对药饵养生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做出了贡献,指出中和平衡既济的制方原则,收载了大量的治疗疾病和强身的方剂。可谓摄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专著,说理透彻,选方精当,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。